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3章 收地 (1 / 12)

作者:泡杯雅木茶 最后更新:2025/7/3 4:34:54
        “香江的制造业过去一直是主要经济支柱,开埠以前这里的原住民打石灰、做瓷器,开埠以后就转型钟表、玩具、塑胶花,产品行销全世界。”

        翟远坐在元朗工厂的台阶上,望着落日余晖,向母亲赵美珍缓缓叙说:“这两年就惨了点,地产商炒楼把地价搞得高出天际,本地的人力成本也在涨,一听说要回归,那些鬼佬立刻又对香江实施贸易配额,总之做代工手工厂可以,想自己发展些技术层面的产品,难度就变得很大。”

        此时这个时间节点,香江的制造业还没有彻底式微。

        翟远心里有数,等鬼佬要离开的前两年,才真正开始在这座城市搞事,成立一批以‘保护海港协会’为首的慈善组织,在回归前疯狂推动立法。

        等千禧年前后,这些慈善组织就会出来上窜下跳。

        填海造地?不行,对海港造成的损害太大。

        电子工业?不行,哪怕没有就业岗位,也不能让市民忍受工业噪音和环境污染。

        文娱印刷?华资不行,外资可以,即便香江七十年代有将近两千家华资印刷厂,数万就业岗位,后来也因为不符合排放标准被赶到内地,但是明明大家跟外资印刷厂用同一套设备喔。

        鬼佬后来放纵社团收保护费,跟这种事比起来,毛都算不上一根。

        “阿妈你今天也看到,我现在生意很多,但同样很散。”

        翟远继续对赵美珍说道:“捞电影其实可以算作一个根基,但如果只搞产出和创作,做到最大也只是二流,因为没有足够的发行渠道跟大公司打对台。所以我搞这个光碟工厂出来,一块小小的碟片就能打破目前被录像带垄断的市场,将来谈判的资本更大,话语权更多,这样才算真正进入电影资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