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哥们,开了吧?
你们谭家祖上是卖蟹黄酱的吗?不然真的很难解释怎么会有这么多方子。
秦淮认真研读了一下谭维安发来的6个方子,发现这6个方子都是两两组合,
一个是可以长久保存,一个是需要短时间内吃完。分别是做包子的、拌面的和拌饭的。
拌面和拌饭都可以理解,毕竟谭维安这么爱吃蟹黄拌饭,可是这个做包子的是从哪冒出来的?他们谭家也有做蟹黄包的传统?
把方子全部看完,秦淮甚至觉得这个做包子的方子和并师傅研究出来的蟹黄酱的方子有一点相似。
总体思路非常相似,只不过佐料的选择上略有差异。
这两个方子的思路和秦淮的思路是一样的,如果要长久保存,就一定要加大量香料,味道就一定浓重,不可能最大程度保留蟹黄的本味。既然如此,不如把浓重进行到底,让味道更加浓烈,把双蟹包变成一个浓墨重彩的包子。
但是按照正常思路,双蟹包不应该是这样的,所以如果能在制作蟹黄酱的过程中,尽量少的添加香料,让蟹黄酱最大程度地保留蟹黄的本味,那么这个风格应该是完全相反,双蟹包整体的风格就应该是突出本味的清淡,原始自然。
也就更接近正常版本的用新鲜蟹黄制作的双蟹包。
谭维安给出的方子里面就有一款符合这个要求的方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