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19 彩头 (1 / 5)

作者:渔雪 最后更新:2025/7/3 3:20:21
        俞兴的心思沉浸在诱猫行动之中,除了尝试与阿里的人交流,也在物色筹措技术团队。

        原来的微信开发并不复杂,它是由张晓龙率领一个十来人的小团队开发,其中又分成iPhone、塞班、安卓,而它上线之初的三个月也没有增长太快,不管增速还是媒体关注度都不如隔壁小米的米聊。

        彼时,除了米聊、微信,还有开心网的“飞豆”、盛大的“KiKi”、奇虎的“口信”等移动通讯软件,无须讳言,基本都是对国外上线15天就收获百万用户的通讯软件KiK的模仿借鉴,而微信的团队成员更多是一种不确定的心态,总觉得自身的存在没有太多意义,因为,所有的事都可以由手机QQ做,它又拥有更广的覆盖与更强的渠道。

        一直到了版本出现语音并引入“QQ离线消息”的庞大流量和支持资源,一度有些复杂的市场竞争才迅速的结束了。

        小米的米聊是当时唯一具有威胁的移动通讯产品,发布的早,发展的早,语音功能也添加的早,雷君还给出“这是一个百亿美元市场”的判断。

        然而,企鹅的高层人物张志咚曾经约了小米的联合创始人林斌吃饭,通过他向雷君传递三个信号,一是微信对企鹅很重要,二是企鹅要集结重兵来做微信了,三是微信已经由马华腾本人进行战略部署。

        毫无疑问,这就让雷君必须决定是否迎接企鹅的全力竞争。

        最终,小米明智的转为集中全力打造智能手机产品。

        至此,企鹅彻底拿到一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门票。

        俞兴对于开发的技术能力并不太忧心,稍微忧心的是后续的高并发处理、存储与数据管理等技术支持问题,虽说是要打包卖给阿里,可是,微信的打磨仍是一次严肃的项目创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