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兴嘿然:“等等看,我先把预期的资金攒一攒,等到百晓生一上市,到时候就拉idg、今日资本和别的机构一起开个会,分摊出钱。”
刘琬英问道:“他们现在的意向怎么样?”
“观望呗,肯定想掏小钱尝试。”俞兴笑道,“我已经想好了,到时候就两头堵,既是拉着机构一起来见供应商,也是拉着供应商一起来见金主,还需要你这位红隼boss配合配合,我们先尽量把能合作的东西敲定下来,至少,让他们先把技术规划与方向给出来。”
“我这边梳理的越全面,敲定的合作项目越多,也就越能让机构们掏钱,反之,机构们越是支持,供应商们也就越放心。”
俞兴的考察团队一直在做梳理与对接国内供应链的工作,这既是为造车摸底,也同样能更大概率的撬动机构们投资的信心。
哪怕是ppt,有理有据的ppt也更让人信服。
他不奢望能一次把需要的资金拿到位,但这个阶段的钱总是越多越好的。
“造车是老实的。”刘琬英似笑非笑,“对人是一点不老实的啊。”
俞兴微微一笑:“就当是夸奖吧。”
不过,不管刘琬英如何评价,随着五月底官宣的百晓生正式向纳斯达克递交ipo申请书,虽然还没成功上市,俞兴就已经受到了更多的赞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