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兴饶有兴趣的回了他们的评论,继而召开会议来讨论年前的最后一桩事——专利。
随着资金的燃烧,碳硅集团自启动以来就陆续有专利在进行申请,而俞兴之前就对外表态会放开能够推动行业发展的专利,这话自然不是骗人的。
只是,相较于它塑造个人形象的作用,公司内部进行了更多的思考,着重考虑的是如何围绕碳硅集团的发展来联合上下游共同构建专利体系。
或者说,一个产业专利联盟。
汽车上下游的产业链很长,但如果把视线集中在关键的电池、电控、增程器等重要环节,相互合作的影响力是能够发挥出1+1大于2的效果的。
这么考虑,专利交叉许可+技术共享就是专利联盟的核心条件。
一方面是通力合作,一方面也是能够寻求更多的利益交换。
碳硅供应链管理公司接下了这项工作,又参考国际上的类似案例先罗列了适合邀请的上下游公司,还拿“智波”作为一个很适合理解的例子。
智波研究的77GHz毫米波雷达是国内对相关领域的前沿探索,一旦取得明确的成绩,那就可以拿着它的研究来和华域等公司进行合作。
华域是围绕上汽的供应链公司,目前有在进行汽车抬头显示的研发,而这同样是碳硅集团所需要的。
两边都还没出最终成果,但在一定的阶段就可以有实质性的合作接触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