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雷达不贵。
至少,对于致力于中高端的车型,它几千块钱的采购价绝对是可以接受的,而围绕毫米波雷达能够实现的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等辅助是车型定位的区分化功能。
国产品牌绝对不会吝啬于这种采购成本而不愿意尝试把它搭载到自家车型之上。
只是,人家确实不卖。
这也不稀奇,市场竞争就是这样,没有就很被动。
俞兴觉着要是自己手里有类似地位的技术,没准也会这样,但现在属于落后的一方,自然需要琢磨着如何打破这种困境。
除了出资研发,他也不得不考虑多种可能性的运营。
智波目前是在进行77GHz的攻坚,当初之所以不愿意让前创始人调整到24GHz是因为国内的华域汽车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发,不想重复浪费。
但是,不是研发出77就能取代24了,前者实现的是长距离场景下的功能,后者则是能实现短距离的精细化感知,比如,检测汽车盲区的盲点监测,判断相邻车道是否有车辆接近的变道辅助。
假如智波先突破77,华域汽车还没突破24,这就出现一种尴尬局面,碳硅集团仍旧需要从国外供应商那里采购24GHz的毫米波雷达。
俞兴基于这种情况考虑的软硬兼施今天就先告诉了王川福,情境稍有变化,核心是一样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