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5 交个朋友 (3 / 11)

作者:渔雪 最后更新:2025/7/3 3:20:21
        朱泽辉不是完全不懂车的,问了句:“双叉臂是比麦弗逊好的吧?”

        “通常来说是这样,但价高如保时捷911也有用麦弗逊,底盘调校也很重要。”俞兴简单解释道,“双叉臂的成本虽然比麦弗逊高,我们还是想用双叉臂的,可是,它需要更多的空间,也就要求发动机纵置来释放横向空间,这会带来一连串的要求,如果用麦弗逊的话就简单不少,我们还在犹豫。”

        朱泽辉隐约有些明白,碳硅集团要用好的,但好的东西会带来连续的变化要求。

        他鼓励了两句,觉得自己只要知道俞总的电车正在稳步推进就行了。

        俞兴结束与朱主任的通话,视线重新放在面前的文件之上,这正是碳硅集团内部对于车辆不同设计方案的讨论,其中很大分歧的一项就是双叉臂+多连杆还是麦弗逊+多连杆的悬架组合。

        就目前市场上的产品来看,汉兰达、奔驰GLK、沃尔沃XC90这些售价三五十万的都有使用成本更低的麦弗逊,碳硅集团用它是没问题的。

        只是,仍旧需要考虑市场上对“第一款”这个概念的接受问题。

        那么,普遍认识中更高级别的悬架自然是更好的选择,但如果前面使用双叉臂的悬架,机舱空间的问题就必须得到解决,就需要给双叉臂留出更大的空间。

        发动机横置+麦弗逊+多连杆,或者,发动机纵置+双叉臂+多连杆。

        问题在于,发动机纵置会导致驾驶舱后移,进而让车内的纵向空间减少,而且,纵置布局的输出动力是纵向的,由此带来的是要与后驱或者四驱系统相搭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