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雍没法长时间留在申城,又谈一次并且考察碳硅集团的工厂建设之后就先行返回奉天,留着团队再进行一些具体细节上的磋商。
马曼凡倒是直接留在了申城,临时充当宝腾集团的非正式代表。
俞兴又见了马曼凡两次,表达出克制的兴趣,以免让对方出现这里有个冤大头的想法。
不过,借着这次接触的契机,他也在公司内部小范围讨论了收购“莲花工程”的可能性,而没什么意外的是,大家都认为如果能达成这桩交易绝对有利于碳硅电车的开发。
事实上,碳硅电车还没到调校这一步,但到了之后也会把业内知名的“莲花工程”纳入潜在合作的考量。
只是,谁都知道技术与经验的积累越多越好,公司的运营却不能只考虑这个层面,资金的使用关乎着生死存亡——嗯?老板可以用上市公司的股票?那赶紧买啊!百晓生的生死存亡和碳硅集团有什么关系?
碳硅集团内部对于收购“莲花工程”的机会进行了十分踊跃的态度表达。
俞兴有了与宝腾集团直接对话的渠道,得到公司内部的技术反馈,再看收购莲花工程乃至莲花集团的事就有了更深入和长远的思考。
宝腾集团毫无疑问是很缺钱的,这一点不论从公开信息还是马曼凡这种私下反馈都能看出来,如果真能吞下整个莲花集团,“莲花”品牌在碳硅集团内部的定位就可以进行很清晰的设计。
俞兴不知道吉利后来是怎么规划和运营“莲花”这个牌子,但它对于碳硅集团恰好可以填充中高端的性能电车定位,就像累总那样。
他倒是不觉得自己有累总那种营销能力和声望,不过,这种定位是可以通过完整的体系来建立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