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车间的理性,是别的车间的混乱。”
这句话简直像是把一本厚厚的经济教材掀了个底朝天。
此时此刻,
教室里没有喧哗、没有讨论、更没有高年级学生对大一新生的俯视和批判。
一切都静下来。
连一支笔划破纸张的声音都听不见。
哲学最不缺乏的就是辩论!
他们在学校听了太多关于“理性”的讨论,也各自写过不少的论文和研究,
却从未像今天这样,被一句活生生的工厂例子,把“理性”的逻辑扯到现实的泥土里。
陈露阳侧着身,用粉笔在“凯恩斯”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
“凯恩斯说,市场并不总能自我调节,光靠‘个体理性’,是不够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