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哪个同学能说说?”
这个问题一出,在座的哲学系学生兴奋了。
这可是他们的主战场!
“老师,马克思的《资本论》里没说‘效用’。”一个哲学系学生举手回答。
“说说理由。”连老师笑着问。
“《资本论》讨论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讲的是劳动的本质、剩余价值的剥削、人的异化。”
哲学系的学生声音不大,却带着哲学系学生特有的条理与笃定:
“效用,是资产阶级经济学中衡量‘满足感’的概念;而马克思关心的,是价值从哪里来,不是从哪里‘舒服’。”
“他不是讲人怎么选择商品,而是讲人在资本之下,没有真正选择的权利。”
连老师听完,没有立刻开口,只是点点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