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车间的生产技术解决了,生产任务拿到了,人手不够的问题也解决了。”
“眼看着年底的总评算就要开始,从现在到年前还有2个月的时间,车间的生产名次往前提三位,不过份吧?”
以前60人的小车间,没有生产任务,垫底也就算了。
可如今150人的大车间,如果生产情况还垫底,那就说不过去了!
董满贵第一个高声表态:“我们要力争往前提五名!!!”
陈露阳满意的看着董满贵:“好!那就前进五名!”
“现如今,车间不仅要生产融合车间的减震器,还要生产飞升车间的零部件,为了更好的开展生产,我对车间工作重新做一下安排。”
“一二组主攻飞升车间的零件研发制作,由黄平涛同志具体负责与飞升车间的工作对接。”
“三四组主攻融合车间的减震器制作,由董满贵同志具体负责与融合车间的工作对接。”
“虽然主攻方向不同,但是生产绩效与评优,依然按照小组生产率计算。”
“大家对这个安排有没有什么不明确的地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