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谢威确实让哈工大校企办的业务搞得火红,每年搞上千万的利润,一旦122厂也能搞这么多经费,哪里还需要上级拨款?
直接也可以自己筹集经费相关技术研发。
何况,李瑞也承诺了,学校相关的飞机技术研制过程,样机也交给122厂生产。
要不然他们如何会对谢威这样一个年轻人如此上心?
很快,一行人就走到了总装车间旁边。
一架机身两侧各装着一台螺旋桨发动机的银白色涂装的运-11静静地停在总装车间外的跑道上。
机身两侧,都喷吐着“哈工大”的名字。
“运-11的研发是三机部要求针对农业、林业、渔业、地质、运输等使用要求的多用途小型运输机,尤其优先满足农林作业方面的要求,用于取代机体和起飞重量过大,缺乏灵活性,经济性不太好,安全性也不太高的运-5……”
在谢威盯着运-11打量时,总工刘建云亲自给谢威介绍眼前这架厂里的最新成果。
“最大时速220公里,最大航程965公里?,最大起飞重量3500公斤,最大载重940公斤……使用活塞-6甲型九缸星型活塞发动机,最大功率285马力……”
刘建云口中说的数据,谢威都是知道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