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想想也是,要没有制造能力,84年大阅兵各种导弹所需的特种车辆哪里来的?
“对,汉阳特种车辆制造厂。60年代完成了鱼雷运输车的试制任务,随后又开发了导弹运输车、舟桥车等特种车辆。进入70年代,国家汽车工业缺重少轻的矛盾日益突出,72年汉阳厂成功研发出4×2的25吨重型牵引半挂车,去年开发出6×4的50吨重型半挂牵引车,就是你看到这。”
“车体长11.2米,高3,34米,宽2.4米。行军状态全重15134千克,战斗状态全重22014千克……”
指着眼前的发射车,方鹏举向谢威介绍了汉阳特种车辆制造厂的情况后,又开始介绍眼前的发射车。
刚说出一些数据,谢威就感觉不对。
急忙叫停:“等等,方主任,怎么战斗状态跟行军状态重量差距这么大?难道装弹状态下无法行军?”
行军状态跟战斗状态之间的重量差了8吨啊!
难不成是要把火箭弹跟发射系统分开?
等到作战时候再装填火箭弹?
没有进行模块化设计?
要是等到即将发射时再装填,发射准备过程岂不是要很长时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