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6 国际巨头即将进入,坑已经挖好? (12 / 15)

作者:葫芦村人 最后更新:2025/7/5 0:09:38
        可在进入大规模生产之前呢?

        各种单件小批量的生产,就不一样了。

        手工生产?

        效率低下,对工人技术要求高,质量还无法保证!

        那成本,根本就难以让人接受。

        “国家之所以要搞改革开放,不只是为了从国际上引进先进技术跟工艺,让我们尽快缩短跟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也是为了让我们快速降低成本……”

        谢威直接以战机的一些寻常零部件来举例。

        尤其是飞机上使用异型零部件,在没有数控机床的情况下,根本就无法保证所有加工的零部件保持一致,从而失去了互换性。

        和平典范时期,歼-8战机的零部件无法互换,就是如此。

        甚至歼-7在研制成功后,部队不愿意接收,也是在手工生产下无法保证各种零部件的精度一致而造成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