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三线建设开始,各个单位都是“备战、备荒”,准备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
这就导致很多单位在建设开始,就是各种配套完善,甚至连酱油都能自己生产。
在如此环境中,各个单位的建设都是非常完整的,即使失去了外界供应,也能独立生产。
122厂不是三线单位,甚至有三线单位作为122厂的备份,但是在最开始的建设时期,为了安置家属,也为了在物资匮乏的环境下丰富供应,各种配套的小厂不少。
机械加工车间,自然庞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122厂提出各种机械零部件都由厂里的机械车间生产加工也是无可厚非。
问题是,这不利于大规模批量制造的发展。
汽车产业的规模有多大,谢威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清楚。
随便一家汽车制造厂,年产百万辆都是基本产能。
122厂即使疯狂扩张,一直不断地拼命建设产能,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产能。
分工协作,才是王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