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强是目前唯一成功发射PL-4导弹歼-7发动机也没熄火的飞行员。
哪怕谢威给其他试飞员解释了原理,他们经验也比雷强丰富,担心长时间飞行过程中形成肌肉记忆,在战机发射导弹偏转后会立即对战机进行配平,所以赖桂昌教授提议依然让雷强驾驶战机打靶。
稳妥起见。
“保持30公里距离?”
“歼-7雷达探测距离只有20公里,这么远的距离,能解决什么问题?”
空军众多首长都皱起了眉头。
“首长,PL-4在更改了高纯度锑化铟制导头后,对红外信号的探测距离大于28公里。而最大射程也已经提升到了28公里,目前歼-7的探测距离太近,无法发挥出导弹的真实性能……一旦爆发战争,我们的空军要拦截敌人,肯定需要地面雷达站提供目标参数……”
赖桂昌看了谢威一眼,见他隐蔽地摇头,不打算站出来解释,就只能自己开口解释了。
“这意味着我们空军可以拥有超视距攻击能力了?”
一名空军首长兴奋地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