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订购的火箭炮发射系统生产起来,问题倒不是很大,一百多套发射系统所需要的特种底盘,在国内几大特种车辆厂的产能面前,又不是需要运载洲际战略导弹,也就一年两年时间就完成生产了。
火箭弹数量太多了。
“所以您得多跟相关单位沟通。”
谢威也叹了口气。
现在的中国,连制造大国都算不上,换成几十年后,随便一条全自动化的导弹生产线,产能拉满的情况下能轻松日产上百枚,结构比导弹简单太多的火箭弹生产起来更容易。
日产1000枚,也只是寻常火箭弹的常规产能。
不是中国的军工企业武德充沛,而是在全国“内卷”状况下,军工厂要生存,也只能拼命地提升技术实力,提升产能,把制造成本降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在一个机械切削加工领域靠着卖废料获得利润的超级制造大国内,生产成本过高,无疑于自绝于市场,生存不下去的。
眼前伊拉克给的这点订单,在几十年后,极限状态下,十天就能完成交付。
可惜,现在还是改革开放初期。
自动化生产,尚未起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