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前的宣传栏刚刷上石灰,旧标语“批X批X”的边角在新漆下若隐若现,最顶端贴着张油印的《中医现代化研讨会》通知,
左侧草药园传来锄头掘地的声响,竹篱笆后,十几个穿补丁蓝布衫的学生正蹲在畦垄间,将新采的五指毛桃根茎捆扎成束。
光是学校里有药材种植,就和京城的中医药大学完全不一样。
南方这种地方随便丢点东西在路边都能活下来,北方恰恰相反。
方言和司机来到教学楼,这会儿已经开始上课了,第一个教室里就传来一个老教授的粤语声:“湿温病冇捷径!背唔熟《温病条辨》,将来执药会出人命!”
这里的教授讲课居然是用的粤语,方言还以为会用普通话呢。
走过这间教室,方言又在另外间教室门口听到里面讲课的中年老师,正在用普通话讲中药炮制。
看来是和教授的年龄有关系,方言一边想一边朝着其他教室走去。
找了两层楼,爬上三楼,就在楼梯口听到了那个熟悉又带着浓厚粤韵的苍劲嗓音。声音从走廊尽头的阶梯教室传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方言放轻脚步走过去,教室的后门开着,里面挤满了穿着朴素的青年学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