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说是一张以朱砂绘制的人体八卦方位图,配穴图以先天八卦方位为框架,将人体分为八宫,每宫对应一组穴位群,治疗特定类型病症。
方言往后翻越逐行细看:
乾宫(天部):主头面、脑髓疾患。
穴位:百会、神庭、印堂、风府。
刺灸法:乾属金,针用平补平泻,留针九息呼应“乾为天,数九”;艾灸三壮以补阳气。
坤宫(地部):主脾胃、水湿内停。
穴位:中脘、足三里、阴陵泉、太白。
刺灸法:坤属土,进针后先泻后补捻转六次逆时针为泻,九次顺时针为补,留针六息。
离宫(火部):主心火炽盛、热毒瘀结。
穴位:劳宫、少府、内关、膻中(火针透穴必选)
刺灸法:离属火,需用火针快速点刺;辅以梅花针叩刺大椎放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