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02章 高规格接待,七十年代末的广州(月票加更3K) (6 / 11)

作者:凤山鹤鸣 最后更新:2025/7/6 16:03:05
        裁缝铺橱窗里挂着蓝布工装样衣,裁缝师傅脚踩缝纫机,“哒哒”声此起彼伏;副食店门口摆着大缸装的腐乳、腌菜,店员正用草纸包裹顾客买的糖果。

        当然了,少不了还有这边的特色凉茶铺。

        铜制大壶在炭炉上冒着热气,柜台上摆着“癍痧茶”“夏枯草”的搪瓷牌。

        理发店门口,老式的转灯慢悠悠旋转,几位大爷坐在里头,闭目享受着剃头师傅的服务。

        路上,时不时能瞧见身着蓝色工装的工人,骑着自行车匆匆而过,路边的宣传栏上,张贴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标语,旁边还配有最新的工业生产数据图表,展现着广州蓬勃发展的工业势头。

        偶尔驶过一座石拱桥,桥下的河涌里漂着几艘小木船,船尾的炉灶上,粥香混着河水的腥气扑面而来。

        路过越秀山时,能看到五羊雕像的轮廓在绿树中若隐若现,那是广州的城市象征,1960年建成时曾轰动一时。

        车队在解放北路603号缓缓停下,迎宾馆的青砖大门两侧,两名卫兵身着草绿色军装,站姿笔挺。

        廖主任他们从车上下来,方言也同样走了下来。

        他跟在队伍最后面,提着自己的行李,东张西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