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留学生现在就很躁动。
他们在留学生中占比很大,在1965年之前,每年他们都要往华夏派遣三千多人留学,1964年越南留学生在留学期间,这边供给宿舍、免收学费、医疗,越南自行负担越南留学生个人的学习生活费。
1965年,根据指示,来华所有越南留学生的生活费用均按越方原定标准统一由这边负担,不再采用过去“越方负担,我方垫付”的方式。
同时,当年来华的越南留学生服装费用(包括服装和被褥费)也由这边负担,每个学生的服装费用不超过400元。
一直到1979年这个政策才出现变化。
在这期间,国内一直对他们保持高规格的待遇,服装费用都有四百元,在1965年那会儿,一个首都华夏普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才三十到四十的样子,他们的服装费就是将近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了。
这金额就算是放到现在的1978年,依旧属于是高支出。
就算是方言家里,一年一个人的服装费用,也没有四百这么高。
然而,部分留学生将这种善意视为理所当然,甚至将这种援助曲解为“上供”。
这种心态背后存在文化认知差异:
对某些群体或国家而言,若缺乏必要的警示与原则边界,善意极易被当作软弱,从而滋生蹬鼻子上脸的傲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