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方言更加肯定这人如果不被自己人发掘,那后面肯定要被其他国家的人发掘,到时候就是人家手里的一张王牌了。
而且方言吸纳曾路泉,也释放了个重视尖端人才的信号,指不定还能吸引更多被埋没专家加盟。
就比如说曾路泉也是因为贺普仁先进的秘方研究所,他想试试才过来的。
要是真的再来人,那就真是形成的正向循环了。
见到老胡鼓掌,其他人也纷纷鼓掌,大家都看出来,曾路泉是真的有东西的。
金世元的也松了一口气,看来不用自己帮这个师弟出头了。
该说不说,现在国内能够用上曾路泉的地方其实并不多,他手里的这些东西实在有点太超前了。
好多的药厂根本就不需要他这种创新和超前,能够让他发光发热的地方,其实很少很少。
1978年国内的中药行业基本仍以传统炮制工艺为主,药厂普遍依赖上个版本的《药典》制定的既有标准生产。
对这种明显“超前技术”缺乏消化能力,或者说是本能的就抵制这种创新。
就算是曾路泉的《毒性中药定量减毒工艺》结合了非洲麻风病临床数据验证,有他的道理,国内药厂无相关数据积累,也缺乏国际协作渠道,还是难以直接应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