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国内知识产权法的滞后,其实大家心里是清楚的。
但是为什么不推行呢?
方言试着把自己脱离本身角色,拔高到更高的位置上。
嗯……那肯定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了!
现在这会儿是在技术洼地追赶期,计划经济、意识形态、国际封锁等因素使专利保护成为奢侈品。
而创新驱动转型期的改开时期后,才会通过市场机制与国际规则倒逼制度建立。
这种先仿制再创新的路径,其实可以从版本超前的日本和棒子身上,看到技术崛起模式的相似性。
1950-1970年,这段时间受西方技术禁运,国内82%的工业技术是通过逆向工程获取(其实就是山寨),这里面涉及的重工业,各种国防科技格外多,总体来说,国内基本上策略是先解决有无,再考虑产权的阶段。
不推知识产权法是考虑到全局的。
并不是上头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