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同学,面瘫急性期,承淡安主张取地仓、颊车浅刺,而陆瘦燕强调远取合谷、足三里。临证当如何取舍?”
这话一出,方言还没回答,杨景翔就皱起眉头问道:
“陆瘦燕是谁?”
听到这话,郑忠健乐道:
“哈哈,杨同学,你连陆瘦燕都不知道?”
杨景翔顿时有些局促,但关键是他真不认识什么陆瘦燕,很有名吗?什么时代的人?什么理念自己怎么没听过?
这时候方言说道:
“他说的陆瘦燕是上海人,1909年出生1969年去世,你不知道很正常。”
“他父亲李培卿医术高超,在南方有“神针”的名号,他算是针灸世家出身,他十八岁行医,后来和妻子朱汝功共同开创了“陆氏针灸”流派,在南方中医针灸界很有名气,主持编写了《针灸学习丛书》,里面有《经络学图说》、《腧穴学概论》、《刺灸法汇论》、《针灸腧穴图谱》,其中《针灸腧穴图谱》被国外出版社多次翻印发行,此外南方那边现在用的“瘦燕式”毫针,就是他发明的。”
听到方言如数家珍的说了一堆出来,郑忠健也收起调侃之色,对着方言拱拱手:
“方师兄果然见多识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