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过多依赖研究院可能会限制供应链的灵活性,特别是在市场需求增加或紧急情况下。”
“另外,现在国内物资调配是有计划性成分。”
“研究院作为官方机构,可能在药材供应上有一定的计划指标,但我们作为侨商合资企业,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自主采购权。”
方言点点头,对着老胡问道:
“那你觉得给多少合适?”
老胡思考了下后说道:
“我的建议是将研究院的供应比例定在40%到50%之间,这样既满足研究院的重要合作伙伴地位,又保留足够比例从其他渠道采购。”
“当然,话也不要说死了,我们可以给他们说……后面可以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实际产能和需求变化,每年重新协商比例。”
“例如首年40%,若合作顺利,次年增至45%,第三年50%,同时保证最低采购量,这样既能激励研究院保证质量和供应稳定,又给我们企业留出调整空间。”
说罢,老胡对着方言解释道:
“咱们还需要考虑应急情况下的供应链冗余,比如自然灾害或政策变动时,多源供应可以减少风险。因此,保持多个供应渠道是必要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