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灵枢·经脉》就中,就明确将胆囊实体病症归入经络系统调节范畴。”
“后在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记载:“少阳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用小柴胡汤治疗,在这个时候,就已侧面说明,中医出现不依赖胆囊解剖的胆经证治体系了。”
“等时间继续往后,到了唐朝,在的王焘《外台秘要》中,首次系统论述“胆热“与经络的关系,他说:“足少阳之脉,起目锐眦…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额痛,目锐眦痛”,其实就可以看出,在这里就确立胆经病变独立于胆囊存在的理论。”
方言说到这里,张寿长已经陷入呆滞状。
这些书也不是什么孤本,是流传下来很常见的中医古籍。
只是他在看的时候,没想方言那么多。
不过这侧面论证,那也只是侧面论证,也并不能说明方言开这个方子就是正确的啊?
想到这里,张寿长略微找回了点信心。
就要开口的时候,仿佛方言是知道他要说什么了,略微停顿后又说道:
“另外明朝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中提出“带脉与胆经相通,湿热下注则发黄疸“,就已经直接将胆病诊疗彻底脱离器官解剖定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