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明,现有的方法已经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解决它需要发明全新的数学工具!
这也是解决千禧年难题的意义所在,解决的不止是问题本身,在解决问题时发明的数学工具能够为数学带来巨大的发展,这些工具本身的价值,比解决的问题价值还要大得多!
比如数学家们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时发明的圆法和筛法,不仅在数学中有广泛应用,还在物理学中有所应用,例如,在粒子物理学中,筛法可以用来筛选和分析粒子衰变的产物,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粒子的性质和行为。
此外,筛法还可以用于模拟和预测物理现象中的某些模式和分布。
说起来筛法与华夏也是有着不小的渊源,华夏数学家陈景润提出了加权筛法等创新思路,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1+2的证明。
华夏数学界对筛法的研究可追溯至华罗庚等前辈学者,而陈景润的突破性工作使华夏数学界在该领域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
如今筛法仍在密码学、计算数论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陈景润的成果为此类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这也是华夏在解析数论领域的巅峰。
可惜陈老仙逝后,华夏数学界解析数论这一支就此没落,没能将这个引领的角色一直扮演下去,甚至一蹶不振,都不再有人研究这个领域。
“存在性,质量间隙!”
陈辉有些激动,他仿佛看见了一张金光闪闪的藏宝图,物理学家已按图索骥找到了“质子”与“中子”的宝藏,但数学家却无法证明这张图本身是否真实存在。
现在,他准备化身渔夫,在无限维的规范场海洋中,捕捉一条光滑的“存在性之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