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们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主要是张大安发双倍课时费,都是发现金,因为金额还不少,以至于农村信用社在状元街开了一个点。
每次在状元环路看老师们存钱,“表弟”们都实名羡慕。
十月份的状元街就已经像模像样热闹起来,来陪读的家长有上千个,一半是本地人,中考复读生的爸妈为主;另外一半是外地来的,以高考复读生的爸妈为主。
这里成为了沙洲市为数不多以普通话为唯一交流用语的乡下地方,市区推广普通话那么多年,效果都没有这里好。
一开始门面房也就三十个,因为人确实是多,于是围成了一个大院儿,弄成了一百多个门面,状元街也成了状元环路。
大院儿改造成了“状元美食广场”,以煎炸烤煮为主,倘若是正儿八经请客吃饭,多以淮扬菜、徽菜为主,鲜见本帮菜,唯有鱼鲜算是本帮菜。
来这里消遣的群体,除开打牙祭的学生,陪读家长们为主,还有本地教育系统的人,很多业务都是来这里谈。
比如音像制品的发行,跟唱片不一样,教辅材料类别的影音制品,不需要太多复杂的宣发,谁掌握渠道谁牛逼。
偶有例外,那也是遇到了张大安类似的“怪物”。
比如《童话大王》,人们津津乐道的“皮皮鲁”,便不需要发行商渠道商的装逼。
张大安的《状元宝典》《张安密卷》《状元密卷》在江口省的统治力还在《童话大王》之上,客户的推荐值高得离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