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还是要因材施教,对吧?”
“卧槽,阿叔还是长脑子的嘛。”
“……”
这回张叔叔没说错,个体的些微差异,就是要因材施教。
但是,对不起,除了极个别家庭,绝大多数家庭都玩不起因材施教,成本太高了。
而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看,教育资源依然处于人均偏低的状态,绝大多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九年时间能碰上一个厉害点儿的单科老师就算狗运滔天。
理论上这些高水平的老师,都不太可能留在普通学校混口饭吃,极大概率会被挖走,然后集中在一个地区的一个或者两个超强学校中。
倘若确实某些学校运气逆天,留住了这样的老师,甚至运气还能更逆天,这样的老师还有管理才能,那么恭喜,这所学校百分百会因为一个人而起飞。
就在此时,其实长江对岸就有一所乡镇中学正在完成这种蜕变,逆天改命成国家级示范高中。
这种现象跟一个县域经济体在高速发展期碰上一个能力超强的一把手,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那照你的意思,其实现在很多学校,做不到因材施教的,对吧?”
“肯定的,成本太高了,除了京城、沪州这种级别,我们这种小地方,想要做梦就要这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