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着腰喘口气儿的张正文抬着一条胳膊直摆,表示自己没事儿,缓过来之后,用嘶哑的声音说道,“小张安说高中要在东圩港念。”
“啊?脑子瓦特(坏掉)了?”
“好了好了,都不要急,听张安自己的主张,他能考状元,肯定有说法的。”
大婶娘也系着一条围裙,跟戳泡泡一样将青椒的把儿一个个推拉出来,地上稀稀拉拉的都是辣椒籽儿,散养的鸡仔过来啄着玩儿,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
老头子也是点点头,坐小板凳上皱着眉头,然后磕了一支烟在大腿上,反复地磕,再眼神复杂地看着亲哥的孙子:“张安,你是哪样想的?东圩港的老师,我看还不如望东庄的‘诸葛亮’,去这种地方念书,不是乱来吗?”
望东庄的“诸葛亮”大名王亮,是个傻子……
在老头子眼里,东圩港中学的老师还不如傻子,一天天都是在误人子弟。
否则也不会让自己二儿子过去当校长,简直是绝配。
“阿公,我是有想法的。”
张大安也不瞒着,端了个干果盘过来坐下,剥着花生递给老头子,一边剥一边说道,“我过两天去办一张营业执照,做考试培训,主要做复读。阿叔那边校办厂已经黄了,现在也不可能有老板接手,路不好走还偏僻,周围又全部是农村,做别的没有戏唱,开个培训机构就蛮好的。”
重生前虽说最后主要业务是职业技能培训,但在管理严格之前,张大安也做过几年高考复读和考研的内容,还在五星村跟人合伙开了一家民办学校,从幼儿园包到高中,利润不高但胜在稳定,即便后来张大安做考证业务利润占大头,也没有把民办学校的股份给退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