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一部份,专门来到供所有人临时歇脚的休息区域,迫不及待地翻阅《科幻世界》特刊,基本上都是冲着方言的《黑客帝国》而来,但很快地注意力就被华夏其他科幻作家的所吸引。
阿西莫夫、海因莱因、贾森爱泼斯坦等人,也在其列。
方言则被王朦喊了过去,此刻正“乖巧”地站在李尧堂、章光年、马识途等大佬的面前。
“你这歌词写得好,好就好在把华夏对月的感情写得非常饱满又形象。”
“嘿嘿,您满意就好。”
方言咧嘴发笑。
“我觉得《问月》完全可以作为春晚的一个节目。”
王朦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在场众人的一致同意,而且是宜早不宜迟,就定在1989年的春晚。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春晚作为全国老百姓,乃至全球华人关注的盛事,强调的是“团圆”和“祥和”的主题,而《问月》更偏向“追问”、“哲思”,以及对浩瀚宇宙的“探索”、“求知”。
“‘玉盘’这个词取自华夏传统文化中对月亮的雅称,更具美感,更能让人联想到‘圆月’和‘团圆’的联想,与春节‘阖家团圆’的核心主题更契合,小方你觉得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