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金镛笑道:“要不这样,你写几篇评论,挑挑《鬼吹灯》的刺,我用《明报》都发表出来?”
“一开始我真有这种想法。”
倪诓咬了咬牙,“不过我又冷静下来,想了很久,如果我这么干了,岂不是让外人觉得我已经认输了,才会这么输急眼地批评,反倒是抬举了这个《鬼吹灯》的作者不是吗?”
金镛颔首,堂堂“香江四大才子之一”、“香江名作家”的倪诓,如果就这么破了防,在报纸上长篇大论地批评,甚至是诋毁、贬低《鬼吹灯》,不仅仅是认输了,更是助这个作者扬名一时。
“最可气的就是这个作家不用真名示人,香江电台对外也是无可奉告!”
倪诓恼怒地挥舞拳头,仿佛是找空气撒气。
“我估计写《鬼吹灯》不是个新人。”
金镛分析道:“我虽然没看过手稿,但是听了这么久的广播,观其行文布局,还有题材文笔,都是上乘,绝对不是新人作家可以达到的,一定是已经成名的作家所写的。”
“金兄也这么认为!”
倪诓点头附和,“只不过我思来想去,一直没想到究竟是谁能写出这样风水盗墓的题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