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朋友们的目光,方言耸了耸肩,有所保留地说出《人民文学》的困境,毕竟家丑不可外扬。
“没想到就连《人民文学》都难成这个样儿了嘛。”
铁宁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无不欷歔,哀叹着80年代初那个文学的黄金年代似乎不再了。
“所以我才想着能不能借这个机会,找你们约几篇稿子?”
方言笑了笑,“当然,有已经写好还没投稿的就更好了。”
蒋紫龙回忆:“我记得坐火车的时候,铁宁跟我讲过她最近写了个部长篇,叫、叫……”
“玫瑰门!”
当听到铁宁愿意把交给《人民文学》发表,方言乐不可支,到底还是老同学靠谱。
不一会儿的工夫,靠着面子果实,为《人民文学》约到了将近十部作品,短中长篇都有。
方言收获颇丰,笑的合不拢嘴,“待会儿到了溢芳轩,我请大家喝茶,以茶代酒,以表谢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