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挥了挥手,和她们道别了以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到《大决战》剧本创作小组。
从白天到傍晚,不是在翻阅军史档案和绝密材料,就是在和王军、李平分等人商量剧情走向。
在前世《大决战》电影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不影响整体基调的细节和故事,就比如《亮剑》里丁伟常常自夸的“一个师扫了第九兵团一个军”,这个师就是阻击第九兵团南逃的独立二师。
当时的第九兵团可是有十万多人,而独立二师只有刚组建的八千多人,再配上一个重炮连,如果当时让第九兵团南逃成功,不管是转移到淮海战场还是平津战场,绝对会拖延整个战争的进程。
整个独立二师都做好了全员牺牲的准备,好巧不巧,重炮连的火力让第九兵团的先头部队,49军误以为他们是埋伏已久的主力,也就是101口中的“总预备队”,一下子就把49军给冲垮了。
被冲垮的49军往北逃窜,跟后头的部队撞到一块,引起连锁反应,结果第九兵团统统乱了套。
这才有了“立体滚筒式的逃跑”,甚至间接地导致了昏了头的“用明语下达命令”。
而恰恰,指挥独立二师的那尊大神就是《大决战》电影军事顾问里的一员!
……………
就在自己在家里、人文社和八一厂之间三点一线的连轴转时,杨潇和姚海军从蓉城来到了燕京。
方言请了半天的假,把他们请到什刹海的四合院里,面对着面地坐下来。
杨潇激动道:“方老师,您对《三体》的构思简直是让我们叹为观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