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遥的老习惯了!”
贾平洼也打趣说:“发了工资先买包好烟,其他什么都是次要的,又要体面,可又不讲究门面。”
陆遥辩解道:“这你们就不懂了,只有抽着好烟,才能有一种庄严的心情,只有保持庄严的心情,才能有灵感,才能庄严的创作。”
“你啊,就是歪理多。”
胡采分享经验道:“灵感这东西,关键在于多看、多想、多走、多说,比如刚才在月台,你们跟岩子聊这个‘反思文学’,不就蹦出很多有意思的想法吗?”
“胡老师说的对。”
贾平洼、莫伸等人无不赞同。
“离中午还有段时间,要不接着聊?”
方言准备集思广益,听听他们的见解,或许能给自己接下来的创作,提供一些思路。
但让人失望的是,要么是老生常谈的伤痕文学,要么是随波逐流,从伤痕文学跳到反思文学的框架。
毕竟,《牧马人》打响了反思文学的第一枪,很有可能取代伤痕文学,成为新的主流文学方向,这类跟风的作家,多如过江之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