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仅仅只是提到了“戏剧观”,初衷是为了弘扬传统戏曲,抬高戏曲的世界地位。
接着就在今年,又发表了类似观点的文章,《梅兰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戏剧观比较》,这一回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称之为“斯坦尼体系”,但并没有说梅兰方、布莱希特有什么理论体系,更没有把三人归纳总结成“世界三大戏剧体系”。
提出这个观点的是,上戏的硕士孙惠柱。
接连发表了《三大戏剧体系审美理想初探》、《三大戏剧体系审美价值的动态考察》,“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于是就这么诞生了。
很快就引发争议,而且在争议中越传越广,但跟黄佐临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
只突出了梅兰方,却忽视了华夏戏曲。
且不说梅派只是京剧的一个流派,华夏戏曲也不单单只有京剧一个戏种,还有粤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等等。
所以,孙惠柱“世界三大戏剧体系”的观点漏洞太多,没少遭到文艺界的质疑和批评。
却没想到,日盛一日,传得时间久了,引用得多了,结果成了“众所周知的常识”。
直到21世纪初,才被全新的“世界戏剧体系”理论推翻,纠正成“表演艺术体系”。
“既然你觉得这三个只是表演艺术体系,那么在你看来,世界戏剧体系有哪些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