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买完票,再去趟友谊商店。”
方言推着自行车,大步向前走。
开放以来,来华访问或探亲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日益增多,于是,在各地兴起了一批涉外宾馆和友谊商店,但因为外币使用和消费上的不便,随即在1980年推出外汇券。
不记名不挂失,认券不认人。
一经推出,很是紧俏。
紧俏到在菜市场买鸡蛋,相同面值的外汇券可以多买一倍,甚至当时外侨在坐出租车使用外汇券,按规定司机必须上交给公司,但司机宁愿受罚,也要私藏一些外汇券。
因为拿到“黑市”上,收益远高于罚款。
但要买外汇券,未必要等到晚上,也未必要去鸽子市场。
友谊商店、高档宾馆门口,一天到晚,都有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的身影。
这些人,也就是票虫子。
守株待兔,遇到老外问“要不要换RMB”,遇到老百姓,会问“要不要外汇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