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自从“三来一补”的政策开始,越来越多的香江制衣业加快向内地迁移,投资建厂。
从这个时候开始,劳动文学,或者说是“打工文学”就有了生长的土壤。
“大家看过这篇《深夜,海边有一个人》吗?”
方言左看看,右看看,见不少人点头,更进一步地追问读后感。
听着“真实”、“感人”这一个词一个词的评语,林坚如听仙乐,整个人不觉飘飘然。
“正因为写的是打工人的,才能引发同为劳动者的你们的共鸣。”
方言道:“虽然略有瑕疵,但富有生活的质感和生存的痛感,朴素真诚,非常可贵,我觉得在《花城》、《佛山文艺》这些杂志上发表,是没有问题。”
说话间,把稿子递给了范汉生、林贤治等人,笑盈盈道:“你们怎么看?”
(PS:打工文学在现实里是存在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kidzcampyor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