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作为“华夏科幻文学的老大哥”,翻来覆去地看着《科幻世界》,看着《午夜凶铃》,嘴里不住地发出感慨。
“后继有人呐!科幻文学后继有人呐!”
看着丈夫情绪激动,杨惠芬心里很清楚。
自从“精神污染”开始,叶永烈就成了第一个被批评的目标,面对漫天的口诛笔伐,无休无止的攻击,最后被迫从科幻,转行去写纪实文学,一直以来,都憋着一股委屈。
“都说方言有一颗文胆,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敢写,果然名不虚传啊!”
叶永烈对这个素未谋面的方小将,充满了敬佩和羡慕。
“是够胆大的,你看看报纸上都怎么说的。”杨惠芬拿起报纸,念了起来:“最近,有一位知名作家打着‘科学教育’、‘科幻’的招牌,贩卖一些小布尔乔亚式的破烂,我们必须十分注意,这对广大群众是种严重污染。”
叶永烈道:“又是这个论调,当初批我的时候,不也是这么批的嘛!”
“还有更过份的呢,说方言这是‘文妖作乱’,‘简直是大逆不道’!”
杨惠芬又拿起另外一份报纸。
之前因为方言力挺武侠,支持通俗文学的复兴,以及流行音乐的传播,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文艺界的守旧派们称之为“文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