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科幻文艺》编辑部。
偌大的会议室里,零零散散地坐着不到10个人,死气沉沉,一片寂静。
主持会议的杨潇环顾四周:“本来到了年底,按照往常的老规矩,该给大家发年货,舒舒服服地过个好年,但大家都知道现在编辑部是个什么状况,去年是个什么光景,整個科幻界又遭遇了什么样的危机。”
姚海军等人无不唉声叹气。
本来《科幻文艺》办得红红火火,规模扩充到了50多人,没想到一场劫难下来,主编临阵脱逃,虽然没有停办期刊,但也是裁撤人员,压缩编制,任由《科幻文艺》自生自灭。
现如今,满打满算也不到10个人。
眼前的这位主编,杨潇,也是赶鸭子上架,临危受命。
“我们目前情况,想必大家心里都清楚,账上只剩下五六万块钱,只够再维持个一期。”
“如果年后我们不想办法把发行量提上去,《科幻文艺》就算想继续办下去,也没有这个资金再办下去,没准会像奉天的那家防爆器械厂一样,破产倒闭。”
“那么,华夏科幻文学唯一的火种将彻底地熄灭!”
“华夏科幻将陷入谷底,今后很长时间都可能不会再出现我们华夏自己的科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