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和韩跃民安顿好行李,就和范汉生、林贤治来到包厢,边吃边聊,依旧聊文学。
不过聊的不再是军事文学,而是粤东文学,是《花城》和粤东文坛目前的情况。
“说起来惭愧。”
范汉生道:“粤东在政zhi和思想上都很开明,文艺上理应更加繁荣,但事实是比较单薄,没有地方特色,也没有标志性的作品。”
方言问:“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还是在人才上。”
林贤治叹了口气。
以前的粤军何等辉煌,欧阳山、秦牧、陈残云都是文坛大能,但现在,青黄不接。
虽然也有过陈国凯、孔捷生、郭小东这些在伤痕文学当中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但也只是昙花一现,之后淹没在反思文学等思潮里。
“本来粤东是改革的前沿,有着无数可供改革文学创作的故事和灵感,这该是粤东作者的一种优势,可是到现在,我们也没有等到那个能挑起大梁的作家,真的是一言难尽。”
范汉生露出尴尬的笑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