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已经把编辑的活给干完了!
“真的是大开眼界。”
章光年由衷道:“居然能想到用借古喻今的法子,跳出传统改革文学固有框架,别出心裁,真的是别出心裁。”
“这都多亏了蒋紫龙。”
方言也不贪功,如实地说论改革精神的思路是他提供的,自己只是踩在他的肩膀上。
沈雁氷夸奖道:“话虽然是这样,但能想到商鞅变法,想到把秦孝公和商鞅写成一个改革的符号,这也是很难能可贵!”
“是啊,难能可贵。”
章光年感慨道:“我们一直在寻找更多关于改革方面的作品,但很遗憾的是,整个领域一片空白,暂时找不到和蒋紫龙一样的第二个、第三个作家,但现在,你出现了!”
“您太过奖了。”
方言一问才知,《人民文学》一直在找一部能作为改革文学标杆的长篇,从而把这个文学领域推上高潮,但改革文学实在太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