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粗粗地解释了下“心灵鸡汤”。
“你倒是挺会开玩笑。”
白若雪哭笑不得,“不如叫‘口语化’吧,也符合这首诗简约明快、朗朗上口的风格?”
“诗歌,不就是该怎么简约,就怎么简约,关键在于能不能表达清楚,直击人心。”
方言转头,和她对视了眼。
这时候的诗歌,基本上都不会口语化。
诗歌界,依旧是朦胧诗风靡一时。
但物极必反,正因为朦胧诗晦涩难懂,越来越小众,把想要入门和喜欢诗歌的大众排斥在外,对朦胧诗越来越不满,最终爆发了一场逆反潮流,也叫做“第三代诗歌运动”。
王小胧的《纪念》,“我想做一个好丈夫,可是红肠总是卖完”,口语诗就此应运而生。
本来只是想反对朦胧诗,没想到用力过猛,矫枉过正,朝着口水化,一路狂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