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运输极发达的眼下,不得不说,沪上办事处的这一番操作实属神来之笔。
都要到正面反馈的林业系统,头头脑脑中间也不缺心思活泛思维机灵的人,有心照猫画虎,在其他地方也展开类似的活动。
可惜透彻研究和实地考察之后,绝大多数人都偃旗息鼓放弃了。
赵鸣他们组织收山货然后发到沪上,放在后世就是再简单不过的商业行为,可放在眼巴前儿,具体操作的过程及其复杂,天时地利人和更是缺一不可,很难复制。
按照某位把脉络整个梳理一遍的聪明人的说法,与其另起灶台,还不如直接组织人手把采摘晾晒好的山货送到牙洼子村,直接交给赵鸣他们更加靠谱!
在这样的背景下,送往沪上的那批山货,款项顺利的结清,甚至因为丁峰的操作,赵鸣他们还获得了一批采购自行车和收音机、录音机的指标。
这些指标是以支援兄弟单位建设的名义特批的,不需要工业券,也没啥时间限制。
这一下子,牙洼子村和周边几个屯子采山货的热情愈发高涨!
打了一回老虎,刘权这个老猎人自觉功德圆满,本来之前就有收山的打算,这下子更没啥牵挂。
割蜂蜜之前刘权就对收山货的事情格外上心,眼巴前一瞅形势一片大好,当即就带着他们屯子乐意参与的人,也加入到采山货的行列。
同时参与进来的还有靠山屯的老烟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