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李岩学的棱堡只学到了其形,却没有学到其神。
万民军中的火器和火炮数量并不多,威力和射速只是差强人意的水平,比普通的明军略强一些,但是却还不至于可以将棱堡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而且棱堡的作用,其实也没有后世吹的那么神,棱堡只是大大增加防守的强度。
随着时代的进步,针对于棱堡的战法也逐渐成熟。
沃邦攻城法就是其中最为有效的手段,核心是通过平行堑壕与锯齿形交通壕的逐步推进,结合炮兵火力压制和步兵突击,可以大幅降低攻城伤亡,有效的摧毁敌人建设的棱堡群。
而最为重要的是,这个时代无论中外对于棱堡的战法,还是停留在防守之上。
欧洲一直到拿破仑时代的时候,随着军队规模的扩大,即便分兵监视棱堡、控制补给线后,主力部队仍具备颠覆一个国家的强大战力。
这种军事优势使得大军能够迅速突破边境筑垒地带,直取敌国腹地,从而重新确立了野战的决定性地位。
所以在拿破仑时期,欧洲开始改革棱堡防御体系,堡垒开始兼具兵营功能,其设计更强调驻军快速出击的能力。
第四百四十五章:毕其功于一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