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五十二章:大阵 (3 / 12)

作者:罗小明 最后更新:2025/9/13 5:57:44
        简单来说,就是战车一定和火器结合起来,火器作为活火力的补充,战车则是为了抗拒冲锋而来的战马。

        经过俞大猷和戚继光改制之后,明军的车营的战术彻底趋于完善。

        在戚继光之后,边镇的车营随着时间推移,同时根据战场的形势也一直都在发生了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根本的核心并没有发生多少的改变。

        明军的车营,一般有重车、轻车两种大的车型,根据装载的火器不同又有不同的车型。

        战车两头都设有长辕,两头皆可驾马,可进可退。

        戚继光改革的车营,重车每辆装火炮两门,配备二十名士兵,其中正兵十名,两名管马,炮手六名,车长一名,舵手一名,另外十人则为战兵,负责近战。

        轻车则留射击空位,以供鸟铳,弓弩使用,以三千人为一营,每营设兵车一百二十八辆。

        车营对敌,作战之时根据随地形将战车环列于最外侧,己方的骑兵居于最中央,而后步兵,弓手、火铳手层层递进。

        敌人距离远时使用火炮与火器进攻,离得再近一点便用弓弩还击,等到敌人冲至近前,步兵上前依托战车防御拒马武器器列于阵前,用长枪刺杀,敌人败北后,再派骑兵对其进行追击。

        戚继光领兵镇守北疆十数载,凭借车营战法屡败蒙古,得以名动漠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