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沉的角号声响起,没有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没有惊天动地的呐喊声。
真定城下,那些原本隐藏在盾车之后与城上守城明军对射的清军甲兵也有了动作,他们放下了手中的弓箭,握住了腰间的顺刀,扣住了厚厚的牛皮盾牌。
守兵先行,步甲跟行,马甲随后,护军压阵。
一众清军的军卒有条不紊的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顺着云梯向着真定的城上攀登而去。
所谓护军,其实就是白巴牙喇,也就是白甲兵。
内穿锁甲与棉甲、外照着打磨抛光的亮银明甲,白甲者,共穿三层重甲,携重弓,带顺刀,持虎枪,配圆盾。
老奴时期,后金每牛录抽丁口一百,选白巴牙喇十人、红巴牙喇四十人,黑营兵五十人。
白巴牙喇和红巴牙喇便是后世满清护军与前锋营的前身。
黄台吉即位之后开始逐渐改革军制,根除弊病,白巴牙喇和红巴牙喇等制度也因此逐渐被废除。
天聪年间,黄台吉建立巴牙喇营,将各旗的巴牙喇集中管理,每旗均有巴牙喇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