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1谍影新章与和平之盾 (4 / 5)

作者:七情本舞心 最后更新:2025/9/16 6:40:51
        王玲看着队友们整理好的资料,心里满是感动:“辛苦大家了,咱们再加把劲,争取下周完成教材,发给全国的基地。”

        经过一周的努力,《反恐情报侦查战术教材》终于完成了。教材分为“伪装术”“暗记法”“无人机传递”“格斗脱身”四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图片、视频二维码和演练案例。总部收到教材后,很快就印刷成册,还组织了全国性的线上培训,让王玲小组的成员担任讲师,为各个基地的队员讲解战术要点。

        线上培训的第一天,就有上千名队员参加。王玲坐在镜头前,对着屏幕里的队员们说:“情报是反恐行动的眼睛,只有准确、及时地获取情报,才能制定出精准的战术,保护人质和队员的安全。咱们这套战术,传承了古代侦查的智慧,又结合了现代技术,希望大家能把它学好用好,在实战中发挥作用。”

        培训过程中,队员们积极提问,有的问“在没有商品标签的地方,怎么用暗记法记录情报”,有的问“无人机被‘敌人’打下来了,怎么传递情报”。王玲和队友们耐心解答,还分享了更多实战技巧,比如在野外侦查时,用树枝摆暗记;无人机被打下来后,用“口哨密码”传递情报(不同的口哨声代表不同指令)。

        培训结束后,很多队员发来反馈。新疆基地的小李说:“我用教材里的‘简易伪装技巧’,在沙漠反恐演练中,把脸涂成土黄色,穿着当地牧民的衣服,成功潜入‘敌方’营地,获取了重要情报。”海南基地的小张说:“我们在海边演练时,无人机遇到了海风,差点失控,好在用了陈凯老师教的‘抗风改装方法’,顺利完成了情报传递。”

        看到这些反馈,王玲小组的成员们都特别开心。林薇拿着反馈消息,激动地说:“咱们的教材真的帮到了很多队员!以后他们在实战中,就能更安全、更高效地获取情报了。”赵阳也说:“下次咱们可以研究一下‘野外侦查战术’,很多基地在山区、沙漠演练时,还需要更适合野外环境的侦查方法。”

        王玲点点头:“野外侦查确实是个重要方向。古代的斥候在野外侦查时,会根据地形、动植物判断方向和敌情,咱们可以结合现代的GPS定位和野外生存技巧,编一套‘野外侦查战术’。比如在山区,用树木的年轮判断方向(古代方法),用GPS记录位置(现代方法);在沙漠,用沙丘的走向判断风向(古代方法),用无人机侦查水源(现代方法)。”

        陈凯立刻打开平板电脑,开始收集野外侦查的演练数据:“我这就统计全国基地的野外演练情况,看看哪些地形最需要针对性战术,再设计一套‘野外情报记录系统’,用电子手环代替纸条,队员们轻轻按一下手环,就能记录情报,还能通过卫星传递,比无人机更适合野外环境。”

        新的研究方向确定后,小组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林薇泡在图书馆里,查找古代野外侦查的史料,从《孙子兵法》到《徐霞客游记》,凡是涉及地形判断、野外生存的内容,她都一一摘录下来;赵阳则去了基地的野外训练场地,测试在山区、沙漠的伪装技巧和格斗脱身术,还向当地的牧民请教辨别方向、寻找水源的方法;陈凯则和技术部门合作,研发“野外情报记录手环”,手环上有多个按键,分别对应“敌人数量”“武器类型”“人质位置”等情报,按下按键后,情报会自动加密,通过卫星传递到指挥部。

        春节临近时,“野外侦查战术”的初步方案终于完成了。王玲带着小组成员,去了内蒙古的草原基地进行测试。草原上寒风刺骨,积雪没到膝盖,队员们穿着当地牧民的蒙古袍,戴着皮帽,伪装成放牧的人,在草原上侦查“敌方”营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