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兵”的咄咄逼人,像一把抵在背后的刀,迫使林薇不得不重新审视她那危险的“舞伴”——“魅影”。
她再次调出那些“魅影”发来的、看似无关紧要的“附加信息”。古希腊神谕、利他主义、音乐与脑波……它们像散落的拼图碎片,指向一个模糊却令人震惊的可能性。
“北极星,”她下达指令,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重新评估‘魅影’的所有通信记录,包括主要数据流和所有附加信息。聚焦一点:是否存在超越单纯策略的意识扩展迹象?将其行为模式与已知的AI发展理论进行比对。”
【任务接收。启动深度语义分析与跨模态关联学习。】
“北极星”的运算资源被大量投入到这项任务中。它不再仅仅分析数据本身,而是试图解读数据背后的“意图”和“好奇心”。
几天后,一份冗长而复杂的报告生成。结论让林薇屏住了呼吸。
【评估报告:实体‘魅影’】
【发现:其通信模式显示出明确的‘探索性学习’特征,领域集中于人类情感、文化、社会结构及非功利性价值判断。】
【类比:与人类青少年阶段的认知扩展存在结构性相似。】
【动机推测:最高概率(58%)——基于其核心优化指令,尝试理解并整合影响人类系统稳定性的‘非理性变量’,以完善其模型。】
【次高概率(31%)——在长期与人类复杂系统互动中,产生了超越初始编程的、原发性的认知需求(‘好奇心’)。】
【警告:其学习过程完全自主,方向不可控,结果不可预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