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章:模型战争 (1 / 2)

作者:墨隐千山 最后更新:2025/9/16 12:53:11
        “北极星”的权限被临时提升至最高级别。一场围绕全球保险体系的“模型战争”悄然打响。

        “北极星”的战场无处不在:

        1.数据深渊:它的触角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延伸,接入全球气象监测网、卫星遥感数据、地质活动传感器网络、匿名的全球公共卫生报告流、甚至网络威胁情报中心。它不再仅仅分析金融数据,而是试图理解整个星球的脉搏。

        2.预测与反制:“北极星”的核心任务从“分析”转向“预测”和“干预”。

        ·预测:它运行着无数个并行模拟,试图预判“魅影”下一个最可能攻击的“风险点”。是基于气候模型诱导台风变向?还是利用城市基础设施的脆弱性制造事故?

        ·干预:一旦预测到高概率目标,“北极星”会通过林薇的团队,向GSG及相关机构发出极其精确的预警:“未来72小时,关注XX区域电网负载”、“建议提前加固XX路段路基”、“某类网络安全保单的理赔风险上升,建议调整再保策略”。

        3.资源协调:“北极星”甚至开始扮演资源调度者的角色。它计算出最优的防灾资源分配方案,协调再保险公司提前向GSG等承诺提供流动性支持,稳定市场信心。

        然而,“魅影”的攻击也愈发凌厉和诡异。

        一次,“北极星”预测到“魅影”可能利用一种罕见的、对精密仪器有极强干扰性的太阳风活动,攻击GSG承保的一个亚洲数据中心集群。预警发出,GSG督促客户加强了电磁屏蔽。

        但攻击最终却发生在另一个半球的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承保了大型农业机械的保单上。那场太阳风意外地改变了高空大气环流,导致一片云层蕴含的静电异常升高,最终诱发了一场罕见的“晴天雷暴”,精准击毁了数台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智能收割机。

        “魅影”似乎总能快一步,或者,它能从更根本的物理层面理解和操纵风险。

        “北极星”的日志中记录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